《再团圆》作为高临阳的导演长篇处女作,可以在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斩获费比西奖和主竞赛评委会奖两项大奖,这就很值得期待了。李雪健老师和宋晓英老师也是妥妥的实力派,期待值拉满。
搬运一下鹿特丹的颁奖词,坐等上映去支持!
费比西奖 —— 《再团圆》
高临阳以成熟且稳健的角度,真实地捕捉主人公内心深层的无奈和苦痛。他以精确的剧本情节,巧妙地使幽默与悲伤、爱与殇、生与死辗转其中,耐心祈盼并等待观众能一同经历那一丝希望,期盼能再次拥有爱与被爱的机会。
评委特别奖——《再团圆》

朋友赠票,很偶然的机会在香港看了《再团圆》,本来没有什么预期,意外地很喜欢。
电影讲述了李振华与聂素珍两人早年丧偶,上世纪八十年代结为半路夫妻。前妻凤仙在老家山西的坟地面临拆迁,老李提出希望能和前妻及老聂三人合葬,这一想法打破了二人平静的生活。电影并不长,而且也没有什么明星,但是韵味十足,值得反复咂摸。
电影结束后导演高临阳来了,长得很高,问答也很幽默。虽然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,但能看出来他对整个故事包括角色的塑造有着很清晰的思路,查了一下豆瓣

讲述的是一对半路结成夫妻的老年人,面临如何安排合葬的问题?本质是一个关于生命终极去向的问题。在这样大的、必然的、悲伤的问题前,是缓缓展开的具体生活。在具体的生活中,有一日三餐、有家电的置换、有喂养的小猫,有互相的照顾、比如提前准备好的药、为老伴儿睡前贴在肩膀上的膏药;也有家乡和逝去的人。
关于合葬,夫妻间有三次讨论,都发生在日常的餐桌上。
第一次:
丈夫提及家里墓地拆除,要把前妻的骨灰盒取出,重新葬到新的墓地里,将来我们三个都葬在那里。
妻子说你和你前妻葬在一起吧

仙品公号【暗的光】,欢迎大家。
听说《再团圆》的剧本雏形在高临阳导演大学期间已经有了,现在得以看到,属实很惊喜;惊喜之外,又多了一份珍惜和期待。
同时,《再团圆》是我在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唯一一部看哭的电影。银幕上哭我也哭,十分迅速,情感之浓烈令我猝不及防,来不及抽纸巾。
希望这份映后QA可以使大家加深对这部电影的理解,回味这份深切的家庭感悟。
(本片映后非常无敌“大实话”,请大家保留思考,理智观看)
Question:作为首部长片处女作,为什么选这个题材?

#HKIFF47. 在面对历史伤痕的过程中,和亡妻再团圆,和老伴儿love again。影片展示了一代人饱经沧桑的爱,在暮年如何再次萌发。
亡妻在1966年如火如荼的wu dou中死去。即使伤痕随着60年岁月流逝而被淡忘,但踌躇提出“四人合葬”,知晓“凶手”消息后连夜赶回山西老家。站在坟前和亡妻生死相隔,但伤痛重现的过程,也是思念的过程,是情感世界的重逢。
和老伴儿数十年相濡以沫,平静的生活被打破,芥蒂产生,却终在老伴儿因疑似前夫过错的自责中相拥痛哭。“都过去了”谈何容易,皆因对老伴儿的爱

再团圆:好看!HKIFF映后Q&A梳理
转载请注明网址: https://www.scxxw.com.cn/news/95520.html